為孩子儲備可以轉化的能幹經驗 文/Bubu
大四的女兒從賓大回來過寒假。有一天,我廚房的夥伴有事休假,女兒就受我請託,來當臨時的「大廚師」。雖然在她十八歲之前,我常常與她在家裡的廚房工作,但她去美東讀書以後,我們很少有機會一起下廚。
那天,我們母女從早上九點進廚房,一起工作到晚餐結束。在準備的過程中,我跟她分享許多心得。比如,萬一不小心拿起過燙的物品時,無論如何都要忍得住燙,並儘快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,千萬不要因為驚慌而立刻鬆手;當東西掉落時,可能因為四處噴濺的湯汁而造成更大的傷害。有些叮嚀,或許在我陪伴她的十八年間,她已經陸續聽過了,但是當她在母親工作的現場重聽教誨時,想必有不同的感觸;因為我看到她連續寫了幾篇心得,貼在自己的部落格中。
那天,我們在快節奏的工作中配合得非常愉快。因為供餐必須非常專注,所以很多時候,我們是完全沉浸在無聲的配合裡。下班前,我忍不住對她說:「從你的身上,媽媽真的可以確認,能幹是可以轉移的經驗。」我指的是,她已經很久不曾在這種場所工作,但只要稍作解說與適應,就做得非常好。我相信這與她在其他工作中的表現是很接近的。
整合能力、調適環境的經驗,在不同的工作中都可以彼此借用;而這種想法,在孩童時期建立最有用。
我們常常會用「講頭知尾」來稱讚一個人的聰明,這種觀全局的能力,在每一種工作場域中都重要。一個人常常因為有這樣的視野,而能提出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,於是他們更容易成為足以擔負重任的人。只要是領袖人物,這種格局觀都是必備的條件。
孩子小的時候,無論烹飪或家事,我都不喜歡只交代「局部」的工作給她們。比如,與其讓她們只單純擦地或洗碗,我更喜歡把整個衣櫃或工作檯面交給她們整理。我會在一旁當助手,一邊教導她們辨認物歸原處、整合安排的收整工作。因為那是更廣義的組織力訓練。
我也在家事的教導中,指導孩子克服對骯髒的恐懼。比如,她們從小洗廁所的時候,我不只教刷馬桶、洗面盆這些事,我要她們戴起手套(如果害怕,就戴兩層),把浴室的器物都搬出來,徹徹底底用水刷洗整間浴室,例如馬桶、面盆如何刷,下水孔如何清理,淋浴間的玻璃要用什麼清潔劑,牆面、地板怎麼沖乾淨等,總之,不只是帶孩子動手去學一種清潔方法,我還要幫助她們體會在清理一個完整空間時,該從何處下手、如何結束的整體工作概念。
在成人的社會中,不勤奮當然是工作進步的阻力之一,但沒有組織力的人,也常成為團體的困擾。所以,自小就從家務的實作中,自然而然的為孩子奠下完整組織力的基礎,養成他們做事有計畫的習慣,一定能幫助孩子長大以後,成為更受歡迎的能幹工作者。
**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9/03/27 家庭版